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数列,其中每个数字都是其前面两个相邻数字的和。为了更好地理解此 C 斐波那契程序示例,我们始终建议您学习下面列出的 C 编程基础主题
在这个 C 语言程序中,我们将学习如何显示斐波那契数列。斐波那契数列是通过将前两个数相加来生成所计算的数的数列。
例如,让我们看看斐波那契数列 0, 1, 1, 2, 3, 5, ... 斐波那契数列中的前两个数是 1 和 1,或 0 和 1,具体取决于所选数列的起点,并且每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。1+1 =2,然后 2+3 = 5,依此类推。
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学公式如下 f_n = f_{n-1} + f_{n-2},\!\, 前两个数是 0 和 1,我们需要手动给定,然后 0+1 是 1,现在加上 1+1 是 2,依此类推。
简单来说,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序列,其中下一个项是前两个项的和。

要解决这个斐波那契数列 C 程序,我们需要导入头文件库,然后从用户那里接收斐波那契数列所需的项数。然后我们硬编码打印数列的前两个值 0 和 1,并初始化变量 count 为 2,因为前两个值我们已经打印过了。
现在我们使用一个 while 循环,从计数到用户输入的项数,通过将存储在两个变量 fib1 和 fib2 中的前两个数字相加来计算数列中的下一个数字,并打印结果数字。现在将变量 count 增加 1,然后将 fib1 的变量值更改为 fib2,将 fib2 更改为结果数字,以便在循环的下一次迭代中找到下一个值。
步骤 1: 将头文件库导入程序,以使用内置函数。
步骤 2: 使用 main() 函数开始程序执行。
步骤 3: 使用 int 数据类型定义变量,并将 fib1 和 fib2 初始化为 0 和 1。
步骤 4: 使用 printf 和 scanf 函数从用户那里接收斐波那契数列所需的项数。
步骤 5: 打印数列的前两项为 0 和 1,然后将 Count 设置为 2。
步骤 6: 使用 while 循环,从 2 到项数,打印所有斐波那契数列。
步骤 7: 通过将前两项相加计算第三项,并将 Count 增加 1。
步骤 8: 打印数列的项。
步骤 9: 将 fib1 的数字与 fib2 的数字互换,将 fib2 的数字与 fib3 的数字互换。
#include <stdio.h>
void main()
{
int fib1 = 0, fib2 = 1, fib3, N, count = 0;
printf("Enter the value of N\n"); /* enter the value from the user */
scanf("%d", & N);
printf("First FIBONACCI numbers are ...\n", N);
printf("%d\n", fib1);
printf("%d\n", fib2);
count = 2; /* fib1 and fib2 are already used */
while (count < N)
{
fib3 = fib1 + fib2; /* while loop for generating first N Fibonacci numbers */
count++;
printf("%d\n", fib3); /* display the Fibonacci series */
fib1 = fib2;
fib2 = fib3; /* changing the variables */
}
} /* End of main() */
Enter the value of N 10 First 5 FIBONACCI numbers are ... 0 1 1 2 3 5 8 13 21 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