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 语言程序,用于生成给定数字的斐波那契数列


2022 年 12 月 23 日, Learn eTutorial
1966

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?

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数字序列,其中前两个数字是 0 和 1。从下一个数字开始,序列中的数字将是前两个数字的和。 例如,0,1,1,2,3,5,8...其中每个数字都将是前两个数字的和。

在这个 C 语言程序中,我们需要生成直到给定数字的斐波那契数,这意味着如果用户输入 10,我们必须计算小于 10 的斐波那契数列。在我们之前的斐波那契程序中,我们计算了“n”个斐波那契数,这意味着如果用户输入 10,我们必须找到第 10 个斐波那契数。

如何在 C 语言中实现斐波那契数列?

在这个 C 语言程序中,我们将用户输入存储在一个名为“num”的变量中后,将 num 与“sum”变量进行比较。如果“sum”大于“num”,我们就必须停止生成数列。

要实现斐波那契逻辑,我们必须声明一些整型变量“t1”、“t2”和“sum”。首先设置“sum=0”、“t1=0”和“t2=1”。然后将数列的限制读入整型变量 num。显示前两个整型变量“t1”和“t2”。这意味着“0”和“1”,并将下一个数字设置为“t1”和“t2”的和。然后打开一个 while 循环,直到 Sum 小于 num,然后在循环中打印 sum,然后交换 t1 = t2 和 t2 = sum 的值。然后再次计算 sum 为 t1 + t2

算法

步骤 1:包含头文件以使用 C 程序中的内置函数。

步骤 2:声明整型变量“sum, num, t2, t1”,并设置 sum=0, t1=0, t2=1”。

步骤 3:从用户读取生成斐波那契数列的限制,并将其存储到 num 中。

步骤 4:显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个数字为 01

步骤 5:计算 sum=t1+t2。这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下一个元素。

步骤 6:使用“while 循环”检查 Sum 是否小于 num

步骤 7:然后赋值“t1=t2”和“t2=sum”。

步骤 8:计算“sum=t1+t2”并重复步骤 6。


为了生成斐波那契数列,我们必须使用以下 C 语言编程概念。我们建议学习这些概念以更好地理解。

C 语言源代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include <stdio.h>

int main() 
{
  int t1 = 0, t2 = 1, sum = 0, num;   /* declaring the variables sum and num */
  printf("Enter an integer: ");             /* enters and reads a number from  user */
  scanf("%d", & num);
  printf("Fibonacci Series: %d,%d,", t1, t2);      /* now printing first two numbers in Fibonacci series */
  sum = t1 + t2;
  while (sum < num) 
  {
       printf("%d,", sum);
       t1 = t2; /* checking and displaying the Fibonacci numbers upto number user inputs */
       t2 = sum;
       sum = t1 + t2;
  }
} /* main ends */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输出

Enter the limit to generate the Fibonacci sequence
10

Fibonacci sequence is ...
0,1,1,2,3,5,8